宇宙的尽头到底是啥?科学家算出了什么结果?
宇宙的尽头到底是啥?科学家算出了什么结果? 哲学终极三问是人类追求科学真理的源动力,其实宇宙同样有终极三问:宇宙是怎么诞生的?宇宙有多大?宇宙的未来会发展成怎么样?宇宙什么怎么诞生的?
牛顿的以有限的空间内万有引力会让宇宙逐渐收缩到一起的推论,认为宇宙可能是无限大的,这一点非常有意思,尽管这可能不是牛顿想要的结果,但他还是相信了科学的判断!而奥伯斯则从星光没有将夜晚照成白昼,则推测出宇宙有并非稳恒态,那么宇宙必将有一个起始点!
当然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只是根据推测,尽管非常有道理,但仍然缺乏证据,而这一切需要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诞生后才能进入实质性的探讨阶段!1916年广相引力场公式发布,1917年就被应用到了宇宙,诞生了广相宇宙学!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爱因斯坦自己已经发现了宇宙非稳恒态,但他却被当时流行的稳态宇宙所迷惑,加入了宇宙常数保证宇宙处在静态下,但他掩耳盗铃般的举动不能不能让其他科学家继续发现,苏联物理学家弗里德曼和比利时的勒梅特都发现了宇宙模型的场方程,发现在大多数假设条件下,宇宙都是膨胀的,而勒梅特则更进一步提出宇宙诞生于一个“原生原子的假说”!认为宇宙都从这个原生原子膨胀而来!
哈勃的观测证明了宇宙正在膨胀,伽莫夫和拉尔夫·阿尔菲和罗伯特·赫尔曼则在膨胀论为勒梅特的爆炸论铺路,前者创立了太初合成理论,后者则论证了大爆炸后的余晖!1930年代后兴起的射电天文,在初期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步验证了太初合成元素的比例。而1965年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则证明了大爆炸余晖的存在。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宇宙在过去的某个时刻发生了一场惊天大爆炸,而我们宇宙中的一切都来自于那一场爆炸,甚至包括时间和空间!
宇宙到底有多大?
哈勃在1929年发布的膨胀速率大约是500多千米/秒·百万秒差距,这个误差有点大,所以关于宇宙膨胀速率的精确测定对于计算宇宙的大小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此后各种观测手段,再加上微波背景辐射发现后,Cobe卫星WMAP卫星以及普朗克卫星的测定,哈勃常数精确到了67.15千米/秒·百万秒差距,当然这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
与此对应的宇宙年龄137.87±0.02亿年,对应的可观测宇宙则在930亿光年左右,但宇宙真的就这么大吗?从ΛCDM模型来看它似乎就是那么大,因为有几个参数决定了宇宙的大小,宇宙诞生时间和膨胀速率,两者一定时,宇宙的大小也就决定了!
但显然我们就低估了宇宙的真正大小,因为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巧妙的方式来检验宇宙到底是有限大小还是无限大小的,原理很简单,不同曲率下的三角形内角和是大于小于或者等于180°,对应的空间分别是封闭,弯曲开放或者平坦开放!
但测量结果是无限接近180°,代表的是什么结果?如果要么是宇宙是一个大到难以想象的封闭球体,要么就是一个平坦的无限空间!
这实在让人有点崩溃,宇宙居然无限大!
宇宙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
1933年美国加州工学院的瑞士天文学家弗里茨·兹威基研究后发座星系团时,判断其内部存在我们看不见的物质,这是自1932年奥尔特提出银河系应该有更多质量后对暗物质存在表示明确肯定!暗物质仅参与引力与弱相互作用,因此非常难以观测,但可以通过星系质量分布于引力透镜间接绘制出暗物质地图,2006年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观测到星系碰撞,使得暗物质与显物质分离,从发现了暗物质的直接证据。
暗能量的发现
1998年两个科学团队通过研究遥远星系的Ia型超新星,发现宇宙正在加速原理,而根据对应的宇宙尺度计算,大约在60亿年前,宇宙膨胀从减速开始加速!
钱德拉硬X射线望远镜对26个不同距离的星系团,拍摄其内部炽热气体与暗物质的比例,从而取得估计距离的尺度,证实了宇宙膨胀正在加速这一过程!
暗能量和宇宙的未来
从平坦的宇宙形状到加速膨胀,宇宙可能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自60亿年前加速膨胀开始,似乎物质之间的引力再也不能束缚住宇宙走向永恒膨胀,未来宇宙的结局只有两个,一个是热寂,另一个则是大撕裂,似乎两个结果都不是大家想要的,其实还有一个最不可能的结果是大坍缩,同样会毁灭宇宙而从重新开始,而爱因斯坦希望的稳恒态宇宙,则是不存在的。
对于宇宙的尽头到底是什么科学家给出了这三种猜想第一种猜想宇宙的尽头很可能是另一片平行的宇宙,第二种猜想就是宇宙的尽头很可能是一片虚无的空间,第三种猜想就是宇宙的尽头很可能是一些高级文明生活的地方,与这三种猜想科学家还没有给出正确的说法,所以说,我们需要不断的发展航天技术,去努力的发现宇宙的奥秘。 可以这样解释一下,就是宇宙没有尽头。
因为宇宙在加速膨胀,离我们遥远的地方膨胀速度已经超过了光速。要知道光速是有质量的物体的最高速度。
我们现在所说的宇宙直径138亿光年,指的是可观测宇宙。再远就观测不到了,因为光的传播需要时间,138亿年前的光还没有传到地球。 宇宙是十分浩瀚的,宇宙的尽头是什么,谁也不知道,科学家至今还没有具体的成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