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上造卫星,一天半下线一颗小卫星
流水线上造卫星,一天半下线一颗小卫星 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投产,标志着卫星生产步入流水线时代。这标志着我国在卫星批量化生产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过去,卫星研制和发射成本高昂,主要体现在建造、发射和项目风险上。卫星的建造分为载荷和平台,载荷价值昂贵,平台研制成本高,卫星发射成本也极高。此外,卫星研制还承受着巨大的风险。
随着计算机、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全天候、高宽带、低时延的卫星服务的需求增加,组网式的建设卫星星座成为卫星技术的重要趋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快速和低成本地制造大量卫星成为关键。
目前,全球卫星星座项目众多,包括英国的“一网”和美国的“星链”等。我国也在积极发展卫星星座项目,如航天科技的鸿雁星座、航天科工的虹云工程等。
为了实现卫星批量化生产,我国在卫星生产线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航天科工集团建成的自动化卫星制造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通过运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工具,以及脉动式流水线等关键技术,我国实现了卫星的批量化生产。这将有助于我国在未来的空间争夺中获得先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