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织女星-C”运载火箭首次商业发射失败,原因是乌克兰制造部件有缺陷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去年7月13日,欧洲“织女星-C”火箭(Vega-C)首飞成功。然而,去年12月20日,“织女星-C”火箭的首次商业发射以失败告终,火箭在位于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行不久后出现异常坠入大海,可谓重挫欧洲航天计划。3月3日,欧洲航天局(ESA)宣布,已完成对去年12月“织女星-C”火箭发射任务失败的独立调查,结论是火箭发动机喷管喉部当时被侵蚀,从而导致了推力下降,而这一部件的生产商则是乌克兰规模最大的火箭航天工业企业——南方设计局(Yuzhnoye)。
不过火箭发射项目方则表示,这个部件的缺陷与俄乌冲突没有直接关系,因为部件都是在冲突发生前制造的。
法国《世界报》报道截图
综合法国《世界报》(Le Monde)、美国“太空新闻网”(SpaceNews)等3月3日报道,欧洲航天局当天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了去年12月“织女星-C”火箭发射任务失败的具体援引。
独立调查委员会查明称,火箭发动机中有一个被称为“喷管喉部”的部件,由碳复合材料制成,旨在承受高温。然而,在当天的发射过程中,该部件遭受了“热机械过度侵蚀”,之后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压力下降,而后导致了推力下降,这成为火箭坠毁的原因。
而出现问题的“喷管喉部”这一部件,是由乌克兰南方设计局制造的,该局此前曾参与建造苏联核导弹库。据报道,意大利航天公司AVIO作为“织女星-C”火箭的项目方,选择了乌克兰南方设计局,而非其通常的供应商法国阿丽亚娜公司。
AVIO的首席执行官朱利奥·兰佐(Giulio Ranzo)表示,2015年至2017年,该公司在“织女星-C”火箭设计阶段,就与乌克兰南方设计局达成合作,因为该公司认为,其他欧洲供应商无法在与火箭开发计划相匹配的时间上,提供所需数量的部件。
兰佐还称,这个部件的缺陷与俄乌冲突没有直接关系,因为部件都是在冲突发生前制造的。不过,他认为,此前因新冠疫情大流行而出现的封城、封锁等情况,可能是因素之一。
此前,欧洲航天局独立调查委员会称,故障调查的重点是火箭第二级使用的一枚Zefiro40固体发动机,正是由AVIO公司制造。不过,除了“喷管喉部”这一部件之外,此次调查没有发现Zefiro40发动机在设计上有任何缺陷。
去年12月,“织女星-C”火箭首次商业发射,以失败告终。图自社交媒体
“织女星-C”运载火箭是一种四级固体运载火箭,是对已有的“织女星”运载火箭的改进与发展,目的为提高运载火箭性能并提高在多星任务中的灵活性。欧洲航天局从2003年开始研制“织女星”火箭,2012年首飞成功。“织女星-C”火箭于2014年开始研制,意大利、法国等13个国家参与其中。
“织女星-C”火箭全长34.8米,发射重量为210吨,可将约2200千克的有效载荷送入距地高700公里的极地轨道,比“织女星”火箭有效载荷多约800千克,而且发射成本更低。
去年7月13日,“织女星-C”火箭首次发射成功。欧洲航天局当时表示,首飞成功标志欧洲火箭发射事业开启了“新时代”。而去年12月20日的发射,是这一型火箭第二次发射和首次商业发射,搭载了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两颗用于组网的高分辨率地球观测卫星。
法国《世界报》认为,这次的发射认为失败,对欧洲的太空计划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知名科学杂志《自然》(Nature)则指出,欧洲已经积压了许多太空发射任务,这一情况会因“织女星-C”火箭的问题而恶化,可能会进一步推迟这些发射任务。
《自然》杂志报道截图
欧洲航天局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Josef Aschbacher)在3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个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如何让欧洲重新获得独立进入太空的时刻。”他还表示,欧洲航天局计划在2023年年底之前,恢复“织女星-C”运载火箭的发射工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乌克兰背锅,反正没人敢去乌克兰调查。 这可不怨零件,关键是没让泽连斯基当总指挥,能不失败吗?这要是泽连斯基给你欧洲航天局好好计划下,就是个死心石头也能发射上去。 嗯。。。为了司机,继续用乌克兰的部件!!! 这就是欧洲的现状,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欧米抢住我们的知识产权呀,什么龙飞船,他们哪里知道龙,只有中国才有龙。织女星,这在中国都有几千年了,现在欧盟居然用起中国织女的名讳,是不是牛郎也要被使用了吗? 火箭部件才不管西方的政治正确[捂脸][捂脸][捂脸] 不允许随意使用中国特有名词,该类外文词汇的翻译一概用音译 允许我先笑一下不 我还以为会把锅甩到中国头上呢 这种致命缺陷是怎么通过检验的。 “正式公布了去年12月“织女星-C”火箭发射任务失败的具体援引。”——观察者网也是自媒体? 就是因为欧美支持不够才导致技术出现问题,欧美必须承担这个责任。必须为乌克兰的一切问题负责。
页:
[1]